《思》第 140 期:處境牧養

2019-06-24 《思》雙月刊

2019年4月

處境牧養的重要性,最佳的演繹莫過於在2014年的「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及「雨傘運動」之後;相應地,也暴露了傳統牧養教導的弱點——不能回應處境的需要,至使牧養顯得無能為力。撕裂是一個結果,年青信徒,關心社會的信徒被排擠、被勸籲離開教會是更傷害教會和信徒的結果。

牧養關懷不論在初期教會,或至宗教改革前後的教會,道德指引一直都是核心,原初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世上的制慾主義」(inner-worldly asceticism),正是牧養關懷實踐的藍本。把「問題」個體化,以個人為單位,是二十世紀下來靈牧工作最大的問題。編者的神學院老師關瑞文博士給學生的一篇參考文章中指出,布朗寧 (Don S. Browning) 認為「二十世紀的牧養關顧看不到人類問題的社群脈絡及其結構向度。人類的問題,只被衰化為個體的情緒困擾及人際矛盾。」相信這也是現今的寫照。

隨著社會日趨多元,文化也是多元的今天,加上政治其實很「埋身」,是非黑白倫理價值糾結難分,信徒在其中完全不能躲避多面向的衝擊;那單一的指引和教導,無法滿足信徒期望牧養可以幫助他們更有來自信仰的力量和澄明以繼續一點也不容易的日常生活和信仰生活,也窒礙了和擋住了領他們親近上主。

處境牧養是嘗試打開另一個窗口。

這期《思》邀請了在不同崗位的牧者和信徒,分享他們在自己的職分和身分上如何了解和實踐配合處境的牧養關懷,原來很努力很認真想弟兄姊妹得到合適的牧養,這一伙有心人真不少。

袁天佑牧師的文章正是思考教會(不獨是牧師傳道,而是整體教友)該如何牧養青年信徒——〈社會壓制青少年人的思想,教會也會如此嗎?〉,這的確是教會要回答的問題,其中是關乎我們如何理解青年信徒身在的處境,以及教會其實應該是個怎樣的群體。不是編者撮合的,但吳樂希姊妹的分享正是以教友的身分詰問:〈香港青年信徒牧養狀況:我們要翻開新一頁,抑或留在虛假的安全框架中?〉樂希的文章寫在她參加了「第二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之後,算是這趟台北的所見所聞挑起了一直盤結的思考,對教會沒有回應社會議題的牧養提出需要檢討和改變。

姚志豪牧師是「亞洲青年牧養會議」的推動者之一,籌劃了三年三次的亞洲區說華語的青年信徒和教牧匯聚一起彼此就著各自關切的處境進行交流對話,尋找上主在其中的工作和召命,並加以實踐。姚牧師得出的結論是〈青年人需要這種無限的可能〉——「從世界看見上主的多元,不是你去包容別人,而是讓世界去接納你。」

同樣重分量的三篇處境牧養分享是劉寶珊牧師在「基順愛的家」服侍一群弱能的弟兄姊妹及他們的家人所累積的經驗和領會——〈愛勝於恐懼——健障共融的牧養〉,道德指引、事工目標、靈命成長等等,不是牧養的要點,重要的是牧養健全和弱能的教友在這裡「學習分享恩賜,彼此信任,鼓勵嘗試,容許犯錯,並學習承擔。 」這是一篇充滿愛的文章。

編者認識的余仲虹,有著多重身分,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關乎性/別的福祉。這次她分享的是如何牧養女性,很清楚的,她說:「面對婦女時,從女性的獨特需要為切入點給予靈牧指引就是處境牧養之一種。」她的分享以一個個案來說明以身心靈整全為牧養方向的重要性。對,是身心靈的整全,不單是靈性。

最後的一篇是校牧與神學生,邵倩文說神學院是個小社會,多元到不得了,不可以用一句「讀神學準備在教會事奉」來概括所有神學生。在如此一個處境,倩文執念「同在、空間、給自己加力」三大原則,信念好像很簡單,工作好像好清閒,但讀下去就知道箇中要何等謙卑,等候,花時間陪伴,才可以讓同學親自尋見上主,重新認識自己的真相和召命。也許,做牧者的,就該要謙卑、適時的安靜、騰出滿滿的空間讓上主工作。

我們的社會在可見的未來只會變得愈來愈挑釁性,重擊我們一向的認知甚至信仰,忽略處境的牧養關顧,恐怕是「白做」,更甚是摧毀弟兄姊妹的屬靈生命。

主題文章

  • 香港青年信徒牧養狀況:我們要翻開新一頁,抑或留在虛假的安全框架中?︱吳樂希
  • 社會壓制青少年人的思想,教會也會如此嗎?︱袁天佑
  • 青年人需要這種無限的可能︱姚志豪
  • 愛勝於恐懼——健障共融的牧養︱劉寶珊
  • 性別牧養:心身靈整全導向為例︱余仲虹
  • 「同在」的校牧︱邵倩文

點擊此處下載本期 PDF 檔

下期預告: 擾民的房屋政策

This article has 1 comments

  1. 陳世英

    這真是我看過最貼近現代社會和教會需要的雜誌和文章。
    華人一向有標準答案和從眾性,華人教會和信徒也有傾向尋求簡單的標準答案,而不願意考慮時代性、處境上的需要,而深思何時、何地,對何人和何事有深刻和正確的回應。
    這期文章對香港教會和社會滿有深刻的同理、反省、思考(其實華人教會和社會都差不多),給出精彩的處境回應。
    我們需要更多的「同在」思考和牧養,而不是天下一大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