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共論域回到日常生活

可能受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對公共論域的影響,理性成為參與討論者應要有的基本要求和素質。我肯定理性的重要性,而事實上,只講感受的討論可能只會淪為各說各話,分歧不但沒有因討論而縮窄,甚至最後的共識可能只是感情用事。話雖如此,但在很多強調理性討論的活動中,我卻深深感受到一種「非人」的理性討論。

這個對話還需要持續下去

2012年12月初筆者與龔立人兄一起接受邀請,出席於長老會臺灣神學院舉行的「基督教對同性戀的態度與觀點」教牧研習會。香港只有我們二人獲邀請發言,是出於「平衡」觀點的考慮。會議兩天,既有抑制,也有火花;然而,持兩種嚴重分歧觀點的教牧同工與信徒能聚首一起討論,還是非常難得,香港都沒有舉行過。

酷兒起動──摸著石頭過河的探險之旅

這書的面世是繼《人.性──香港教會不能迴避的牧養需要》之後另一項勇敢的突破。突破之一,這書所探討的酷兒神學是首次在香港神學界中提出作公開論述和討論的課題。突破之二,這書所觸及的內容都是目前香港教會、甚至神學院最忌諱和迴避的「性」課題,例如性工作、雙性情欲、跨性別、殘障者的性、多元家庭等,而其中最具挑釁性和離經叛道的就是關於酷兒基督的多元情欲的想像。突破之三,這書的作者都是從第一身參與本土酷兒運動的角度與經驗作為建構及反思自身神學的起點。